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2月30日上午召开“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四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由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负责同志介绍贯彻落实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规范和引导煤化工、风电设备等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以下为实录全文:
主持人 施子海: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各位朋友现在开始开会。根据国务院2009年38号文件,我们组织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部门联合信息制度,今天举行第四次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李宁宁副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袁隆华副司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史立山副司长介绍相关的情况。
首先,请李宁宁副司长介绍规范引导煤化工及维生素C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
李宁宁:
大家上午好!我讲的题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引导煤化工和维生素C产业健康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包括石化工业在内的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在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石化行业走出了去冬今春的低谷,实现了平稳运行;医药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并为防控甲型流感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资保障。
可以说,石化和医药行业在扩内需、保增长方面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是不可否认,产业结构调整不甚理想,部分地区和某些产品的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尤其在煤化工、维生素C等产业或产品中,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势头令人堪忧。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调控,不仅极大影响现有产业企稳回升、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错失调整结构的历史机遇,而且会因无序扩张、恶性竞争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出台后,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根据维生素C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将其纳入到需要加强引导控制的产业中,在38号文当中提到六个重点行业,还有一些行业根据具体的情况也可能逐步地纳入到加强引导控制产业中来。我们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进行调查研究,组织专题研讨会,全面剖析产业运行、产能建设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维护产业平稳运行、严控项目核准和建设的建议,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煤化工
(一)煤化工产能过剩和盲目建设状况
煤化工产业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两种。
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炭和电石四种产品。由于国内煤多油少气贫的资源禀赋,传统煤化工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主要产品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近年来,传统煤化工的产能增速高与需求,产品供大于求的态势不断扩大,装置开工率不断下滑。2008年全国焦炭的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电石约68%,甲醇53.6%,今年甲醇受进口剧增的冲击影响,开工率进一步下滑到44%以下,大概在42%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焦炭新增产能3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在建电石项目31个、产能700万吨;甲醇项目25个、产能860万吨,这些项目全部头晕后,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矛盾。此外,各地还规划了一批传统煤化工项目。
现代煤化工是指那些替代石油或石油化工的产品,目前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有机原料。现代煤化工的特点是装置规模大、技术集成高、资源利用比传统煤化工都好。在石油价格波动起伏、总体攀升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为了应对石油危机的重要对策,在这方面有的搞研制,有的搞产业化,采取了一些重要对策。但是,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一次性投资高、技术装备复杂,资源占用量大,现在大多数处于开发研究和试验验证阶段、产业化示范阶段,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条件。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有的不顾技术进展、产业成熟度和当地建设条件状况,纷纷规划近期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报来的项目煤制油总规模现在超过4000万吨,煤制烯烃总产能2000万吨,煤制天然气达到250亿立方米。这些项目总投资按照示范工程的投资加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元。这种态势一直在不断地上升。
(二)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原因分析
我国走出“短缺经济”年代以后,产能过剩问题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很难从宏观和全局角度去考虑供需平衡。这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受市场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再加上外需急剧萎缩,国外产品向国内倾销,使这一问题更显突出。
煤化工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煤多油少气贫的资源禀赋,传统煤化工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市场都比较成熟,投资又相对较低,易成为追求增长的热点;二是国际油价波动起伏、总体上升,替代石油产品的技术有所突破,为占领制高点和圈占煤矿资源,有的地区有煤矿资源,但是要带来项目,煤矿才给你,有的为了拿到矿就提出要项目,圈占煤矿资源,现代煤化工颇受投资者的追逐;三是市场信息失真不畅,对市场全球化、化工产品波谷周期化的认识不清,随波逐流,追求短期效益;四是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全面招商引资,一味地追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当前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深对基本国情、所处发展阶段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充分认清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的危害性,进一步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将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的进程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控产能过剩,避免重复建设,禁止盲目建设。
各级发展改革和工业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发38号文件精神,加强规划引导,沟通信息,综合运用节能环保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推进技术改造;充分运用好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倒逼机制,通过上大关小,产能置换,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的落后产能。近几年停止审批或备案新建或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传统煤化工项目,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和投产验收评价工作,近几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项目。
二、维生素C
全球维生素C产能高度集中,除荷兰DSM公司拥有部分产能外,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制药集团等五大企业。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少数产品之一,其生产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大,产业集中度高,竞争能力强。近几年来,我国维生素C的生产运行保持平稳,产品价格基本稳定。2008年我国生产维生素12.6万吨,出口8.9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近90%。今年前10个月产量约9.5万吨,出口6.5万吨。我国现有维生素C产能,基本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
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的产能就达到了12.7万吨。预测到几年以后市场发生变化,那个时候就发出了控制产能盲目发展的通知,叫严禁审批维生素的项目。由于近年来维生素价格相对稳定,而且生产用原料价格持续偏低,在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业绩、企业和投资者追逐利益的双重驱动下,原有一些小型生产企业低水平扩张,部分地方新建了大量产能。据调查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维生素C产能近5万吨,规划拟建能力2.5万吨,这样加起来就是7.5万吨,7.5万吨在现有的能力上增加了80%。大有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的势头。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到2012年我国维生素C的产能将远远超过全球需求,不仅导致产能过剩,还将引发出口的新一轮恶性竞争,这大大削弱我国在国际维生素C市场的话语权,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正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结合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和维生素C产业实际,从行业准入、投资管理、贸易监管、违规查处等方面,研究制定加强产业运行管理的政策措施。
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投资管理政策,停止审批和建设内外资新增维生素C项目,对于已建、在建和已批未建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二是抓紧制定产业准入标准,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发放,对违规企业已颁发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三是继续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并抓紧制定出口商品合规生产认证制度,规范经贸流通秩序;四是实行行政问责制,对违纪违规、渎职失职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五是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自律,维护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抓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发[2009]3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会同有关部门严把土地关、环保关、信贷关、核准(备案)关。积极跟踪、及时研究、真实评估贯彻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协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行业产销形势的预测、分析和信息发布,着力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集中配置到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和抑制过剩上来,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施子海:
谢谢李宁宁副司长的情况通报。下面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袁隆华副司长介绍加强煤化工行业管理的相关情况。
袁隆华: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按照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密切配合,积极贯彻落实38号文件精神,在加强煤化工行业管理,抑制产能过剩、防止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开展了一些相关工作,向各位做一个通报。
我分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一、煤化工产业简要情况
刚才李司长就煤化工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做了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正如刚才李司长说的,目前煤化工可以分为现代煤化工和传统煤化工。从目前来看,现代煤化工还处在示范阶段,大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尚未形成产业化。我简要介绍一下传统煤化工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几个特征:
一、煤化工产业简要情况
刚才李司长就煤化工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做了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正如刚才李司长说的,目前煤化工可以分为现代煤化工和传统煤化工。从目前来看,现代煤化工还处在示范阶段,大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尚未形成产业化。我简要介绍一下传统煤化工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几个特征:
一是部分产品生产恢复。今年1-11月,累计生产焦炭3.14亿吨,同比增长8.2%;精甲醇1022万吨,同比降低1.9%;合成氨4687万吨,同比增长3.6%;电石1374万吨,同比增长4.7%。
二是部分产品价格低位震荡。今年甲醇价格始终在1770-2030元/吨范围内波动,1-11月平均价格1935元/吨,同比下降42%;电石1-11月平均价格3005元/吨,同比下降16.57%。
三是部分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减少。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甲醇493.6万吨,同比增长362%,出口同比降低97.4%;焦炭出口47.7万吨,同比下降96%。
四是部分产品开工率较低。按2008年我国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的产能分别为6100万吨、2653万吨、2050万吨和40000万吨测算(煤制合成氨产能占合成氨产能的80%),2009年1-11月,上述四种产品的开工率分别为83.8%、42%、73%、86%。
二、煤化工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传统煤化工产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煤化工产品种类多、生产规模较大。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电石和焦炭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也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国家。今年以来,我国部分传统煤化工产业开工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产能过剩;二是综合竞争力不强;三是进口产品大量低价冲击,今年1-11月我国进口甲醇数量同比激增3.6倍,约占我国甲醇产量的48.3%,而进口价格同比降低49.1%,出口产品单价同比下降42.4%。
2、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煤化工是消耗能源、水资源的产业,与同等规模的石油化工和天然气装置相比,能耗及三废排放高,投资强渡大。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长期粗放型发展模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原料路线不尽合理,能耗高,装置平均规模偏小;此外,部分富煤地区忽视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力,盲目规划,布局分散,区域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风险。
3、与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内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要素配置成本较高。部分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河流断流,水井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
4、煤化工产品产销空间分离,物流压力大
我国煤化工新增产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当地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主要市场在东部沿海地区,产销区域分割。而大部分液体或气态煤化工产品具有毒性和易燃易爆的性质,长距离运输面临运输能力、物流成本和安全问题。
5、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态势有过热倾向
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项目正处于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阶段,由于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高,风险大,需要在示范工程投产后,稳定运行一个时期,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确定资源消耗指标、考核经济效益,并在高煤油价差的情况下,才能研究推广应用等问题。因此,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项目不宜过多布点。但目前部分煤炭资源产区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顾生态环境、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仍处于示范阶段的现实,不注重能源转化效率和全过程能效评价,对煤化工产品市场及竞争力等分析不足,存在急于进行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态势,盲目规划布局了大规模的现代煤化工项目。
三、贯彻落实情况
根据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结合当前煤化工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工作,我部和有关部门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淘汰落后传统煤化工产能
我部修订并发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提高了焦化行业准入门槛,对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进行公告。按照有关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淘汰焦炭落后产能8000万吨,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8254万吨,超额完成淘汰任务254万吨。
按照已发布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及“十一五”期间淘汰电石落后产能200万吨的目标要求。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287万吨,超额完成淘汰任务87万吨。
根据国发[2009]38号文件的有关精神,为抑制煤制合成氨产能过剩、优化化肥产业结构,我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合成氨准入条件研究,拟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征求意见稿。
此外,为推动传统煤化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的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如何综合运用节能环保等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差别电价等,建立退出机制,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促进产业升级。
2、开展煤制烯烃全国生产力布局规划的研究工作
为引导煤制烯烃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有关要求,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全国煤制烯烃生产力布局规划研究。一是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乙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二是深入研究全球石油路线制烯烃的发展情况;三是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对煤制烯烃的竞争力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发展的总量目标。在综合考虑全国各地区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相关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以及石油化工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将提出国内煤制烯烃生产力布局规划,做好与煤炭、石化、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3、协调指导神华煤制烯烃国家示范项目
为了打通煤制烯烃全流程,协调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稳步推进石油替代战略实施,我部正在开展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的协调指导工作。在充分借鉴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联动试车协调指导工作成功经验、以及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神华煤制烯烃项目协调指导工作方案》,完成了神华煤制烯烃项目协调指导小组组建工作,明确了小组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及工作机制,并将根据示范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召开第一次协调会。
4、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支持、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的煤化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力度,引导初级煤化工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严格控制产能盲目增长
按照国发[2009]38号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遏制传统煤化工盲目发展,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建设单纯扩大产能或者不符合准入的焦炭、电石项目,对合成氨和甲醇项目实施上大压小、产能置换,加强土地、环保、金融等方面的监管,坚决杜绝违规项目建设。对于现代煤化工项目,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
6、落实问责制
加强对违反国家土地、环保法律法规及信贷、产业政策规定建设煤化工项目的监管,违规项目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暂行规定》的规定对相关负责同志进行问责。
7、加强行业政策引导
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配合,加大行业运行监测分析,评估措施实施效果,及时向社会发布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动态、市场供求等信息,加强产业损害预警工作,减少盲目投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我就介绍到这里。
施子海:
下面请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先生介绍引导风电设备行业健康发展的情况。
史立山: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介绍风电方面的情况。2006年以来,在能源发展支持下国家各个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风电发展的政策,使我国风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是风电装机容量增长很快。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全国只有76.4万的风电装机,到2008年已经达到了1200万,今年可能要到2000万左右,成为全球第三大风电国家,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是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基本形成。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制造完整的风机,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批量生产1.5MW的风电机组,3MW风电机组已经投入运行,5MW机组正在研制中,形成整个产业链,包括从叶片、电机,风电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全的产业,特别是涌现出了像华锐这样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前面三的风电企业,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受到全球瞩目的发展成绩。
三是我们全社会支持或者投资风电的氛围已经形成。当然受多种因素的要求,包括能源、环境矛盾的突出,也包括现在气候变化的压力,这次金融危机使风电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们所有能源行业的几大电力公司、石油公司以及许多设备制造公司都已经投入到这个行业,并都形成了一定的气候。所以,全社会投资风电的积极性已经形成。
另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依靠国外技术的引进。比如我们所有的设备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或者国际合作,自主开发的能力还不强,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由于时间比较短,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可靠性方面也有一些差距,现在要准确地判断和国外的差距有多大,没有定性定量的指标,但是风电产业也是经验积累型的产业。现在总的来讲,还是有一些小的毛病。
第二,我们缺乏一套完善的检测认证体系,风电机组是需要检测认证来判断它的好坏,但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能力,但是能力不够强。检测能力不强,使这个产业难以准确判断设备的优劣,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制约。现在大家讲风电设备投资相对过热,因为风电是以产业链为主的产业,引进一套设备,买一套图纸,就可以来生产设备,这个门槛比较低,因为主要的零部件企业,比如我们的电机、齿轮箱这些产业并没有出现新的重复建设,没有一家为了风电建设一个电机厂和齿轮箱厂,所有建设的都是整机企业,盖一个厂房,所以这种重复建设容易出现。我们现在讲重复建设,现在大家都想进入这个行业,现在投资这个行业有点盲目,目前来看近期难以消化这么多的产能。当然,现在7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真正具备能力的可能只有10家,真正形成批量的可能就3家。通过适当的引导,来提高大家对这个行业投资的风险,对促进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真正制约风电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还是电网运行的问题,一个是受风能资源,大规模风电建设对我们现在传统电力系统带来了影响,这个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二是我们现在很多风能资源在北方,北方地区风能资源大多数集中在冬季,北方又要供暖,供暖的负荷又不能灵活运行,这些负荷特性和电力结构的特性,也是北方地区冬季的风电出现了运行困难,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风电发展运行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家很好的研究,研究风电的特性,研究电源的特性。为了促进风电的发展,大家都知道风电是现在最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的一个新能源技术,做好风电的发展,使我们来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满足能源需要这样一个最重要的措施。为了推进风电的持续发展,要加强风电的规划,特别是风电场的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匹配,能够实现风电建设与电网同步建设。加强运行技术方面的研发,深入研究风能的特性,风电的特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要针对风电的特性做一些风能资源的预测和适应风能发展的一些电网的建设和管理。
另外,合理配置资源,要加强现有水电等灵活电源与风电的配合,要加强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整个增强电力系统消纳风能的能力。从风能设备来说,还是要严格控制风能设备的产能低水平扩张,所谓低水平扩张,我们现在已经批量生产1.5MW,就不要再做1.5MW,如果有更高水平的,比如给3MW、5MW,这个应该支持。核心要依托一些检测设备、检测认证机构来建立准入机构,对一些设备企业能够进行科学的判断,对它的技术成熟度和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二是加强风电对招标方面的管理,因为我们现在受一些政策的影响,风电设备的无序和地方政府的保护是紧密结合在一块儿的,很多地方为了培育自己的新的增长点,要求设备企业必须要在当地建立设备制造厂,在当地建设风电场就需要使用他们的设备,这样对风电设备市场的布局也造成一些混乱,也促使当前风电设备无序扩张的原因。所以,要加强风电招标的管理,要公平、公开、公正,要统一招标市场。
第三,加强检测认证能力的建设,真正提高风电设备质量,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要求今后的设备必须通过检测认证机构的认证,通过风电场的实验,才能使风电能够真正推向市场。因为我们当前还缺乏完善的机制和相关机构,所以很多设备到现场去检验、检测,现场通过实际工作去验证,这是我们现在不能很好地对这个行业质量进行很好把握的原因。
第四,支持风电设备的国产化,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如何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过去我们采取一些招标的方式,设定门槛,凡是达到这个门槛,达到条件的,就支持它继续做大。我们希望能够瞄准现在国际一流的设备企业,比如像维斯塔斯,培育一些水平更高的、规模更强的,力争使我们的设备制造企业也能够有几家企业真正在全球风电市场上站得住脚,能够形成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风电企业,这样才能使这个产业持续地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施子海:
刚才三位司长介绍煤化工、维生素C和风电设备三个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情况。下面请媒体界朋友围绕这三个行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情况提问。提问之前首先请通报所代表的媒体,同时尽可能提一个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发改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发布会实录全文
文章链接:https://www.xtxzp.com/1901.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行业标准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